當前城市 
新 聞 內 容 News Iinformation

考研古代文學知識要點解析


  1、所謂"先秦",即秦朝統一之前,包括"三皇""五帝"時代,夏、商、西周時代,春秋時代、戰國時代。商朝的文獻保留到今天篇幅最長的是《尚書》里的《盤庚》三篇。西周初期的文獻資料保留到今天的較多,如《詩經》中的一部分《周頌》和《大雅》,《尚書》中的《牧誓》、《大誥》、《無逸》等,及《周易》中。   戰國時期的"士"人,大都思想積極,勇于建功立業,他們敢想敢說,也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,對于不同學派的主張敢于爭辯,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"百家爭鳴"。所謂"縱橫家",其實就是政治活動家,是另一類相當活躍的"士"人,他們在當時各諸侯國之間,穿梭往來,到處兜售他們的政治主張,如張儀、陳軫、蘇秦、蘇代等。   戰國時期的文學,從中原地區來說主要是散文,主要包括歷史散文和哲理散文兩大類。歷史散文有《國語》《左傳》《戰國策》;哲理散文有《論語》、《墨子》、《老子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莊子》、《荀子》、《韓非子》、《呂氏春秋》等。戰國文章的特點,一是"重民"思想大大增強,在《孟子》里達到了高峰;二是作品主人公的身份、地位不斷下移。   2.在所有的文學形式中,詩歌是最早發生的一種?,F存比較成熟的原始詩歌大都與巫術信仰有關。   "斷竹續竹,飛土逐肉"出自《吳越春秋》?!吨芤住肥菍槲撞匪玫南到y的卜筮著作,分為《經》和《傳》兩部分。   我國古代沒有專門的神話集,神話材料散見于古書當中。保存材料較多的有《山海經》、《楚辭》、《淮南子》和《穆天子傳》、《莊子》等?!痘茨献印分袑篝嗌淙盏纳裨捰斜容^詳細的記載。   3、《詩經》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。他收錄了西周初至春秋中葉或稍后大約五、六百年間的305篇詩歌?!对娊洝酚娠L、雅、頌三部分組成。其中風包括15"國風",共160篇;雅分"大雅"、"小雅",共105篇;頌分"周頌"、"魯頌"、"商頌",共40篇。風、雅、頌在本質上是一種音樂上的分類。從內容方面對《詩經》進行分類,可分成祭祀詩(《維天之命》、《武》、《載芟》),祭祀詩全部收在三"頌"之中;頌贊詩,頌揚祖先功德,("大雅"中的《生民》、《公劉》、《帛系》、《皇矣》、《大明》);怨刺詩,揭露時艱、諷諭朝政的詩歌(《民勞》、《桑柔》、《節南山》、《小弁》)、《北山》)等;婚戀詩(《關雎》、《蒹葭》、《月出》、《采葛》)、《靜女》、《野有蔓草》);征役詩,反映戰爭問題和軍旅生活的詩(《載馳》、《采薇》、《無衣》)。   4、古代散文是伴隨著史官記事而出現的,我國最早的歷史散文集是《尚書》。在28篇今文《尚書》中,包括虞、夏、商、周之書?!渡袝芬杂浹詾橹?,文章分為典、謨、訓、誥、誓、命等類別。其中,《湯誓》是商湯伐桀時的一篇誓詞;《無逸》是周公對成王的一篇訓辭;《盤庚》三篇是盤庚遷都時對臣民的講話。   5、《戰國策》的散文藝術具有很高的成就,前人稱贊它"辯麗橫肆"?!稇饑摺酚泻芏嘣⒀怨适?,如"畫蛇添足"、"鷸蚌相爭"、"狐假虎威"、"驥服鹽車"、"南轅北轍"等。   6、先秦歷史散文中《逸周書》、《穆天子傳》、《宴子春秋》等文學性也較強。   7、諸子百家出現于戰國時代,包括儒家、墨家、道家、陰陽家、法家、名家、縱橫家、農家、雜家、小說家等眾多的學派??v橫家的《戰國策》,儒家的《論語》、《孟子》、《荀子》,墨家的《墨子》、道家的《老子》、《莊子》,法家的《韓非子》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。   8、孔子之后,與儒家學派相抗衡,在當時并稱為"顯學"的,是墨翟創立的墨家學派?!赌印返闹行乃枷胧羌鎼?、非攻?!赌印凤@露出由語錄體向成熟的論說文過渡的痕跡。墨家還提出以"三表"做為立言的標準,"三表"又稱"三法"。   9、戰國中期的《莊子》文學成就最高,后期的《荀子》、《韓非子》在體式和技巧方面高度成熟。   10、《老子》一書也是語錄體,共八十一章,上篇為《道經》,下篇為《德經》,合稱《道德經》。道這一哲學范疇的提出,在哲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。   11、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。他晚年和弟子萬章等人編撰了《孟子》一書,全書包括《梁惠王》、《公孫丑》、《滕文公》、《離婁》、《萬章》、《告子》、《盡心》等七篇。孟子的仁政學說是建立在性善論的前提下,是以民本思想為基礎的。孟子還提出了"知人論世"和"以意逆智"的文藝見解。   12、《莊子》原有五十二篇,現存三十三篇,包括內篇七篇、外篇十五篇、雜篇十一篇。莊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學派的代表。   13、《荀子》共有三十二篇,系漢代劉向編定。荀子主張"法后王,統禮義,一制度"。   14、戰國后期的荀子是孟子之后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,有《成相》和《賦篇》兩篇韻文。清代盧文弓召(chāo)稱《成相》為"后世彈詞之祖"?!顿x篇》是文學史上第一篇以賦名篇的作品,被后來漢賦所繼承,成為賦體文學的基本形式。   15、韓非的主張是"世異則事異","事異則備變","圣人不期修古,不法???,論世之事,因為之備"。韓非的寓言有"守株待兔"、"鄭人買履"。   16、《呂氏春秋》以道家黃老學派的觀點為主流。善于運用比喻和寓言進行說理,如"刻舟求劍"、"掩耳盜鈴"、"齊人攫金"等故事。   17、李斯把法家的學說運用于政治實踐中,他的名篇是《諫逐客書》。絕筆之作《獄中上書》全篇采用反話形式。魯迅曾說"秦之文章,李斯一人而已。"18、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,包括《離騷》、《九歌》(十一篇)、《九章》(九篇)、《天問》、《招魂》。"湛湛江水兮上有楓,目極千里兮傷春心,魂兮歸來哀江南"出自《招魂》。   19、《九章》是一組敘述屈原身世和遭遇的抒情詩,包括《惜誦》、《涉江》、《哀郢》、《抽思》、《懷沙》、《思美人》、《惜往日》、《桔頌》、《悲回風》,九篇作品。其中,《桔頌》作得最早,《惜往日》日他臨終之作。   20、屈原以后的先秦楚辭作家還有宋玉、景差、唐勒。宋玉的作品在《楚辭章句》中載有《招魂》、《九辯》兩篇,后人確信為宋玉作品的是《九辯》?!毒呸q》之名源于古代傳說中的天樂,而宋玉的《九辯》只是襲用古樂之名,《九辯》被歷代文人視為"悲秋之祖"?!讹L賦》、《登徒子好色賦》、《高唐賦》、《神女賦》、《對楚王問》等作品雖不一定是宋玉所作,但也很有特色。   21、漢賦分為騷體賦和散體大賦。騷體賦上與屈原一脈相承。首倡者是漢初的賈誼,代表作是《吊屈原賦》和《服鳥賦》。還有董仲舒的《士不遇賦》,司馬遷的《悲士不遇賦》。東漢初期馮衍的《顯志賦》,東漢后期有張衡的《歸田賦》和趙壹的《刺世疾邪賦》。   22、司馬相如還有《大人賦》、《哀二世賦》。散文有《諭巴蜀檄》、《難蜀父老》、《諫獵疏》、《封禪文》。p.19623、楊雄模仿《子虛賦》、《上林賦》寫有《甘泉賦》、《羽獵賦》、《長楊賦》。還寫過騷體的《太玄賦》、《逐貧賦》和《反離騷》。   24、張衡的《歸田賦》與西漢初期的騷體賦仍一脈相承,但從思想和文章的體制上又有許多變化,它是魏晉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謂"抒情小賦"的先驅。這類賦還有趙壹的《刺世疾邪賦》,禰衡的《鸚鵡賦》,王粲的《登樓賦》。、張衡是漢代辭賦由第二階段向第三階段過渡的代表人物。   25、賈誼的政論散文主要有《治安策》(又名陳政事疏)、《過秦論》、《論積貯疏》、《諫立淮南諸子疏》等。   26、晁錯的政論散文主要有《守邊勸農疏》、《論貴粟疏》、《賢良文學對策》、《言兵事疏》、《論削藩疏》。被魯迅稱為"西漢鴻文"的有賈誼的《治安策》、《過秦論》和晁錯的《賢良文學對策》、《言兵事疏》、《守邊勸農疏》。   27、枚乘善辭賦,代表作《七發》,他的散文僅存一篇《諫吳王書》。   28、鄒陽的散文有《上吳王書》、《獄中上梁王書》。   29、董仲舒的散文只有《舉賢良對策》三篇。   30、東方朔的散文有《應詔上書》、《諫起上林苑疏》、《答客難》、《非有先生論》。   31、楊惲是司馬遷的外孫,有《報孫會宗書》。   32、劉向的奏議最著名的是《諫營延陵過侈疏》。這篇文章被明代的茅坤稱贊為"西京第一書疏"。   33、楊雄的散文有單篇散文《解嘲》和《法言》中的一些段落。楊雄被魯迅稱為最善于"模擬"的"大師",他模擬《易經》寫過《太玄》,模擬《論語》寫過《法言》?!督獬啊返膶懛?,完全是模仿東方朔的《答客難》。   34、劉歆是劉向之子,他的散文有《移書太常博士》、《上山海經表》等。   35、東漢前期的論說文作家主要有桓譚、王充、馮衍、馬援等,最重要的是王充。東漢中后期的論說文作家有李固、王符、仲長統等。王充《論衡》;馬援《誡兄子嚴、敦書》;李固《遺黃瓊書》;王符《潛夫論》;仲長統《昌言》。   36、《史記》的原名叫《太史公書》,稱此書為《史記》是東漢后期以后的事。此書共一百三十篇,五十二萬字,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的通史。它的記事上起軒轅皇帝,下迄漢武帝太初年間。其中分本紀、世家、列傳、書、表五個部分,"本紀"是以歷朝帝王的順序年代為綱的歷史大事紀,是一種編年史的摘要;"世家"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傳的家族的歷史,寫的是春秋戰國時代所存在的各個諸侯國和漢代帝王所封的王侯;"列傳"是一些有才干、有作為,卓犖不群,能不失時機地建立功業,對社會產生了重要影響的人物的傳記;"書"是有關經濟、軍事、水利、祭祀,以及禮、樂方面的制度史;"表"是把錯綜復雜的歷史事件譜列成表格,以使人一目了然?!妒酚洝返膬热輳V泛,藝術高超,不僅是一部偉大的史學和文學杰作,而且還有著豐富的哲學、政治學、經濟學、軍事學、法學、醫學、天文學、地理學等許多學科、許多領域的內容。以至于使得我們今天不論研究哪個部門的學問,仿佛都不能拋開《史記》而不顧。從這個意義上,也可以說《史記》是一部包羅萬象的百科全書。   37、班固說《史記》"不虛美,不隱惡,故謂之實錄"。魯迅稱《史記》是"史家之絕唱,無韻之離騷"。

研招網 北京神州四方傳媒廣告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webservice@chinayz.org

京ICP備13028031號-3      京公網安備 11010702002088號

一个人看的视频观看免费动漫_天堂网在线最新版www资源网_成年网站未满十八禁止看_中文字幕无码亚洲